Lectures on General Education:What i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发布时间:2020-12-11   动态浏览次数:210

编者按




为实现我校“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人才培养目标,帮助外语学科新生从一开始就了解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研究领域,提升外语能力,掌握基本的学术研究方法,学校特邀请资深学者举办“外语学科新生学术引领计划”通识教育系列讲座。2020年11月13日,第三期外语学科新生学术引领计划通识教育系列讲座在上外松江校区成功举办,跨文化研究中心顾力行教授与张红玲教授联袂为新生分享:什么是跨文化。





“什么是跨文化?”讲座内容

图片




图文信息中心东厅的讲台上,一位气质优雅的中国女先生和一位操着一口流利汉语的美国教授正相对而立,声情并茂、合作无间地给台下的同学们讲解着“什么是跨文化”这一话题。没错,他们正是在上外共事了二十余载的跨文化研究专家张红玲教授和顾力行(Steve J. Kulich)教授。这场别开生面的讲座本身就是一场跨文化的学术对话,主讲人张红玲教授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对外合作交流处处长、跨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跨文化交际、跨文化教育;顾力行教授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国际跨文化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 Academy for Intercultural Research, IAIR)会长,主要从事价值观和身份认同以及跨文化交际、教育、培训等研究。讲座由德语系主任陈壮鹰教授主持。

讲座主讲跨文化研究中心张红玲教授

讲座主讲跨文化研究中心顾力行教授


讲座主持德语系陈壮鹰教授

图片


1

认识你自己——跨文化的第一步

顾老师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经历说起,引入对跨文化的讨论。受新冠肺炎疫情阻隔,顾老师在德国生活了8个月,讲述了他的见闻。张老师问道:“为什么德国、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人拒绝戴口罩呢?”“我认为这是一个典型的由于观念不同而造成文化差异的问题”,顾老师解释说。西方人认为个人权利和自由比公共安全重要,而中国的抗疫成果展示的正是人们为了公共利益而携手行动的价值观

不同的价值观来自于每个人不同的身份(Identity),因此弄清楚“我们是谁”(Who are we?)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首要条件。然而,顾老师认为自我介绍并不容易,因为每个人的身份都比看上去复杂得多。例如,顾老师是美国人,却在亚洲工作了40多年,他还有一位德国夫人和两位会说四国语言的女儿,他的文化身份就相当复杂;而张老师也不仅是一位教授,还是一位母亲,一位妻子,一名管理者,一个跑过大半个地球的“国际旅人”,她的身份也不简单。

身份有不同的层次,交际也有不同的层次,明白在哪个层次上‘跨文化’尤为重要。二位教授指出,对于彼此的身份认同的感知,是所有交际行为的开始;彼此对身份认同的理解会对我们的交际行为产生影响,这是需要传递给大家的第一个信息。

跨文化研究中心张红玲教授与顾力行教授探讨跨文化交际


2

什么是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的概念众说纷纭。一般认为,跨文化交际学发端于二战后的美国,而顾老师的研究团队发现早在十八、十九世纪甚至更早,西方和中国的哲学家就存在对跨文化交际问题的思考和论述,例如:何为文化?不同族群间是否有共享的文化精神?如何应对不同的文化?等等。张老师总结道:“跨文化交际,其实就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互动交流,这是跨文化交际的最朴素的一个概念。

不同背景的人面对相同(虚线交集部分)和相异(实线非交集部分)的文化


但是对于什么是跨文化研究,学界又有很大的争议。很多人认为跨文化研究就是比较研究(Comparative Perspective),例如比较中国和德国的疫情防控措施,而上外跨文化研究中心的研究更强调过程(Processural Perspective),即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和谐相处或有效合作的这样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能始于空间上迁移,如中国学生去国外留学很可能会面临因文化休克而产生的焦虑管理问题;也可能关注人际间的互动,譬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国公司国际员工则需要适应所在国的工作文化。此外,还有两种主要的跨文化研究视角,分别是批评研究(Critical Perspective)和超越研究(Trans-cultural Perspective)。前者主要关注权利叙事,比如如何应对特权和不平等;后者主要关注混合身份(Hybridizing Identities),如灾害迁徙和移民难民问题。


3

学习跨文化的意义

为什么学习跨文化交际?两位老师对此展开了讲述。首先是时代的要求。当今时代具有“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特征,文化的差异和价值观的不同无处不在,要求我们不仅要有跨文化的意识,认识与尊重差异,还要有跨文化的能力去理解差异,在差异中求合作。同时,作为中国公民和中国大学生,也需要有文化自觉和历史责任感。习主席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培养全球治理人才的要求,期待更多的中国国民在不同场合讲述中国故事。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和对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换句话说,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既做好中国公民,又做好世界公民。此外,增强中国文化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也是学习跨文化交际的意义之一。张老师强调,作为一个中国人与自世界各地的人在一个多元文化群体里面互动,你代表的就是中国。“在外国人眼中,你是一个中国人,你能讲述中国故事、分享中国智慧,这是你的value。”二位教授还指出,拥有过硬的跨文化能力也有利于实现职业成功和家庭幸福。跨文化能力包括知识、情感态度和行为技能不同方面。从情感态度上来说,一个具有跨文化能力的人,通常善解人意,更有同理心,思想更加多维,知道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看待问题。可以想象这样的一个人,无论在家庭环境中或者是社会群体里面,都是和谐的源泉。


4

怎样成为具有跨文化能力的人?

两位老师用5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跨文化交际的本质特点以及跨文化交际学习的目标任务。

鱼和水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如果把人比作鱼,那么水就是“语境”,就是自然文化环境。张红玲老师通过讲述一位留学生刚抵美国却因文化差异而第二天飞回中国的例子解释道,跨文化学习首先要培养的是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意识,即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张老师也指出我们也要善待那些初到新环境的新人(newcomers),给予他们理解和帮助,让他们有归属感。


文化与鞋子

以“Please first walk a mile in my Moccasins”(在你对我评头论足之前,先穿我的鞋子走一英里)这一谚语为引,顾老师解释了这句话的现代涵义:设身处地思考(please put yourself in my shoes)。也就是说,要培养跨文化的情感态度,就不要做好坏对错的评判。我们要具有同理心,善于换位思考,从别人的角度去理解它背后的文化逻辑。

深度文化与文化冰山

文化像一座冰山,显而易见的部分只是冰山的一角”,两位老师共同提到。深藏水下的部分,包括权力观念、时间观念、空间观念、思维方式等等,是造成文化冲突的主要原因。这启示我们要保持开放的态度,不断积累共性文化知识和个性文化知识,同时也要尤其注意关注自身文化和身份。

过山车理论

跨文化交际的核心在于不确定性。初到国外的人们,往往会先后经历与异国文化的“蜜月期”和“震荡期”。那我们该怎么办呢?两位老师指出,一方面要认识到文化冲击不可避免,一方面也要看到,文化冲击也给了人们一个体验、学习、适应的机会。

眼镜理论

顾老师以眼镜作比,指出:戴上不同的眼镜就有了不同的视角,但也过滤掉了一些其他信息。我们每个文化族群都有一副自己的眼镜。我们往往看不到自己文化里的一些盲点,直到这些盲点被其他文化族群的人指出来,然而其他文化族群的人也有他们看不到的文化盲区。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要学会观察、学会倾听、学会联系、学会评价,了解自身的交际风格,并培养根据不同文化语境调整交际风格的能力。

讲座现场


总结来讲,培养跨文化能力是对变化了的国内外环境的一种积极应对,其首要目标是培养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意识,要努力培养开放、包容、欣赏、共情的情感态度来面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既应注重积累共性文化知识,又应注重积累个性文化知识,尤其应当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逐步形成一种对不同文化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和勇于体验的精神。


4

SISUers说

——张老师和顾老师深入浅出,清晰明了地讲解了“什么是跨文化”,同时结合具体经历和范例,让我对于跨文化和跨文化交际、跨文化沟通既有了宏观概念,又能从实践角度来更真切感知文化异同与跨文化知识能力的重要性。跨文化能力和跨文化研究不仅仅是学术能力与学术研究,更与我们个人发展和生活息息相关。习总书记也提到,当今世界格局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并存。全球化的旋流使各种民族文化相遇,科技的发展使世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地球村”。来自不同国度、不同种族,讲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可以轻易地跨越千山万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也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交换信息,实现“天涯若比邻”的梦想。不同国度、不同种族的人们皆需应对跨文化交际的问题。跨文化能力可以说是当代知识青年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了。

——我印象尤其深刻的一点是张老师和顾老师提到的“明确自己的立场(know what your stand is)”。这是我们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如果不能明确自己的立场与初心,我们讲不好自己的故事,改变不了他者对于自己的看法,当然也不能理解好、处理好与他者文化之间的沟通交际。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精髓是跨文化沟通的基础和前提。我们首当其冲地应该从认知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开始,认识自己,表达自己,反思自己,提高自己,才不会在跨文化交际中缺失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才能实现平等、理解、包容的跨文化交际。


5

推荐学习资源

跨文化交际

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中心的国际慕课《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在国际慕课平台FutureLearn已开设了11轮,吸引了全球190多个国家超过60000人次学习,其课后评论区的内容是学习跨文化知识的鲜活资源。

图片

国际慕课《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大学跨文化英语综合教程

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中心团队历时4年开发的《大学跨文化英语综合教程》是国内首个将英语能力和跨文化技能培养有机结合的教材,能够满足学生系统学习跨文化理论需要,和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图片

《大学跨文化英语综合教程》





跨文化能力大赛

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中心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联合举办的“跨文化能力大赛”,今年已举办第五届,覆盖长三角地区高校,是大学生难得的跨文化能力展示学科竞技平台。

跨文化能力大赛





推荐书目

1. 翟学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

2. Dodd, Carly. Dynamic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5th ed.,),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中国人行动的逻辑

跨文化交际动力


3. Gudykunst, William B. & Young Yun Kim.(2003) Communicating with strangers: An 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4th ed.,),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 Samovar, Larry A. & Richard E. Porte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5th ed.,)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Communicating with strangers: An 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5. Martin, J. N., & Nakayama, T. K. (2017)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contexts (5th ed.,). New York, NY: McGraw-Hil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contexts


据悉,外语学科新生学术引领计划通识教育系列讲座由外语学科院长系主任联席会发起,教务处主办,日本文化经济学院、英语学院、德语系、语言研究院、国际教育学院、东方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等7个学院轮流承办,讲座围绕外国文学、语言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等外语学科五大研究领域,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与大学新生分享他们的认识、感悟和观点,在帮助学生提升外语能力的同时,更进一步了解这五大知识领域,掌握基本的学术研究方法,奠定高端外语专业人才所必须的坚实基础。讲座自10月30日起每周五在上外松江校区举办,面向以新生为主的全校学生开放。第四期讲座由语言研究院承办,郑新民教授将于11月20日(本周五)在国际教育中心报告厅面向为大家分享:什么是语言学。

“外语学科新生学术引领计划”

通识教育系列讲座内容


“什么是语言学”讲座内容

图片
图片

新生可扫描上方报名二维码报名预约